桃園客運日前發生駕駛毆打學生爭議事件,掀起陳年民怨指客運服務品質差,市長張善政昨在議會答詢時,表示市府會持續輔導,並表態評估成立公辦公車部門,桃捷公司近年進步顯著,相信可承擔更多責任,桃捷也說若市府政策支持將配合。桃客昨對此沒有回應。
據了解,國內目前並無捷運公司營運公車客運前例,但在新加坡由國營方式營運捷運與公車系統,車輛為國家自有,並採委外營運、開放國際競爭由廠商提供駕車服務。
大眾運輸人力荒,各地公車服務品質遭詬病,桃園客運日前發生司機毆打乘客,也掀起桃園人各種對服務品質的抱怨,包含過站不停、急煞車、不停讓行人、逼車等。
國民黨議員凌濤昨質詢說,桃客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影響桃園交通安全;過去3年市府補助桃客達8.6億元,並補助電動公車6120萬元,然而旅客服務品質評鑑分數卻從2022年16分跳升至去年24.5分,質疑交通局到底有無把關?
凌濤說,桃客目前掌握65%的精華路線,市府卻束手無策,他建議由桃捷公司成立市區客運部門,逐步取代桃客的精華路線;桃捷未來新增站點有足夠腹地建置客運基礎設施,培養民眾通勤習慣。
民進黨市議員李宗豪說,由公家機關接手改變營運狀況,並整合捷運路網,對大眾運輸有正面幫助,他建議可從較熱門的路線開始試辦,避免桃捷公司沒準備好就匆匆忙忙上路。
張善政回應,公車問題一直是1999市民抱怨排行榜第一名,市府內部有討論,除了持續輔導桃客,也評估是否將公車營運公辦化;桃捷公司體質與組織文化趨於成熟,會嚴謹評估可行性研究。
交通局長張新福說,對桃捷公司投入市區公車營運,抱持開放態度且樂觀其成;市府現階段也將強化客運評鑑制度,若業者改善不力,必要時不排除重新檢討路權。
桃捷公司董事長沈志藏表示,桃園捷運本業是經營軌道運輸,若要經營公車部門需要4個條件,包括場站、路線、車輛及資金,若4個條件都能在市府政策支持下達成,桃捷公司願意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