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台灣最新
全球事態
返回
/
全球事態
全球事態
泰國3天換掉2位總理!內閣改組大風吹他當1天就下台
法新社報導,泰國總理貝東塔1日因通話門事件遭憲法法院停職,副總理兼交通部長蘇里雅(Suriya Jungrungreangkit)僅短暫代理1天,隨著內閣改組,前國防部長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將接任新任代理總理,預計3日宣誓就職,泰國在短短3天內換下2位總理。貝東塔日前與柬埔寨前總理洪森私下通話流出,內容涉及泰柬邊境軍事衝突及對泰國軍方的負面評論,引發外界對國家安全與政治倫理的疑慮。36名參議員向憲法法院提案,要求解除貝東塔總理職務,該案在1日表決通過。在此之前,與貝東塔所屬的為泰黨組成執政聯盟的第二大黨泰自豪黨因不滿貝東塔的行為,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因此貝東塔政府也在1日改組內閣。根據泰王瓦吉拉隆功(King Vajiralongkorn)同意的新內閣名單,3日新閣員宣誓就職後,代理總理一職將交給副總理兼內政部長普譚;預計4日下午召開新內閣首次會議。另一方面,貝東塔疑似早有料到會被停職,提前在新內閣安排自己擔任文化部長,雖暫時失去總理職位,仍可合法參與內閣會議並維持政務影響力。副總理蘇里雅證實其文化部長職位具法律效力,強調一切依法處理,法務單位已詳查相關程序。
2025-07-03
白宮官員:美國已與中國就加快稀土向美出口達成諒解
據路透社報導,白宮官員週四表示,在努力結束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的背景下,美國已與中國就如何加快向美國出口稀土達成協議。美國已與中國就實施日內瓦協議的框架達成了補充諒解。雙方就如何再次加快向美國出口稀土達成了諒解。美國總統川普早些時候表示,美國已於週三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協議,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並且可能還會簽署一項單獨足以打開印度的協議。報導稱,今年 5 月,在日內瓦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中,北京承諾取消自4月2日起對美國實施的非關稅反制措施,但目前尚不清楚將如何撤銷其中一些措施。作為對美國新關稅的報復,中國暫停了多種關鍵礦產和磁鐵的出口,顛覆了全球汽車製造商、航空航太製造商、半導體公司和軍事承包商的核心供應鏈。但白宮官員週四表示,「政府和中國就實施日內瓦協議的框架達成了補充諒解。」該官員表示,雙方「就如何再次加快向美國出口稀土達成了諒解」。另一位政府官員表示,美中協議在本週稍早達成。彭博社引述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的話稱,「他們將會向我們運送稀土」,一旦他們這樣做,「我們就會取消反制措施」。不過報導稱,儘管該協議顯示出自川普一月份上任以來數月的貿易不確定性和混亂之後可能取得的進展,但它也凸顯了兩個經濟競爭對手之間達成最終確定的貿易協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中國一直「非常重視」稀土的兩用限制,並一直在審查買家,以確保稀土不會被轉用於美國軍事用途。這減緩了稀土許可核准的進程。由於中國限制關鍵礦產出口,日內瓦協議受挫,促使川普政府採取出口管制措施,阻止半導體設計軟體、飛機和其他商品運往中國。6月初,路透社曾報導稱,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已向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的稀土供應商發放了臨時出口許可證,因為對這些材料的出口限制開始導致供應鏈中斷。而當月晚些時候,川普表示已與中國達成協議,北京將供應磁鐵和稀土礦物,而美國將允許中國學生進入美國大學學習。
2025-06-27
北韓再派兵力赴俄?南韓國情院曝「時間點」:換取技術資源
南韓國情院今天表示,北韓預期最快7到8月向俄羅斯增派兵力,以換取飛彈電波擾亂設備、火箭引擎、無人機等技術資源。據南韓朝野兩大黨國會議員轉述,國情院在今天對國會情報委員會的報告中,根據近期俄羅斯國安會秘書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訪問北韓,以及北韓近期選拔外派軍人的動向,做出以上判斷。蕭依古17日訪問北韓與領導人金正恩會面,國營俄羅斯新聞社(RIA Novosti,簡稱俄新社)引述其說法報導,北韓將派遣1000名掃雷人員和5000名軍事建築工人前往庫斯克州(Kursk)支援重建工作。報告指出,北韓去年11月派遣1萬1000多名軍人赴俄的一個月之前,蕭依古也曾與北韓商議相關事項,考慮商議後準備所需時間,增派兵力可能在7到8月進行。國情院也分析,北韓向俄羅斯提供1000多萬發砲彈及飛彈等武器,是為換取船舶及軍機。根據國情院掌握情資,俄羅斯除經濟合作外,也提供北韓關於飛彈電波擾亂裝備、火箭引擎、無人機等技術顧問。
2025-06-27
美報復稅刪了!貝森特宣布移除899條款華爾街鬆口氣
美國財政部宣布與七大工業國(G7)盟國達成協議,美方將把美國總統川普《大而美法案》中,針對外國投資者的第899條「報復稅」條款移除,但做為交換條件,其他國家不會對美國企業徵收部分稅項。美國財長貝森特周四(26日)在社群媒體上表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第2支柱(Pillar 2)稅制將不適用於美國企業,接下來幾周與幾個月內,我們將與OECD/G20包容性架構成員合作推動這項協議的落實。」所謂的OECD第2支柱也稱為全球反稅基侵蝕(GloBE)規則,是OECD與G20雙支柱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規則是,對營業額超過7.5億歐元的大型跨國企業(MNEs)徵收15%的全球最低稅率,其目標是確保這些公司無論獲利來源地如何,都對其獲利繳納最低稅率。然而美國政府主張,美國的稅收制度應與OECD的全球稅制分離,並指出美國本已對本國企業的海外所得徵稅相當嚴格。貝森特接著表示:「基於這項進展與共識,我已要求參、眾兩院將第899條的保護性措施從『大而美法案』中剔除。」國會稅務委員會主席、眾議員史密斯(Jason Smith)與參議員克雷波(Mike Crapo)迅速回應表示:「應部長貝森特要求,而且出自於這項共同理解有助於維護美國稅收主權」,將從大而美法案中移除擬議中的稅務條款第899條。這項俗稱「報復稅」的第899條款將賦予川普新權力,可對那些針對美國企業課以「不公平稅收」的國家投資人徵收最高20%的稅,目標是鎖定OECD推動全球最低稅率15%計畫中與美國利益衝突的部分。該條款由眾議院共和黨人起草,並獲白宮支持,目的在反制部分歐洲國家、加拿大、澳洲及其他國家對美國企業課徵被視為歧視性的稅負。第899條「報復稅」條款已經引發華爾街擔憂,擔心這項提案將大幅增加外國個人與企業對美投資的難度。該稅針對的是對美國科技公司課徵數位服務稅的盟國,以及對跨國企業實施全球最低稅負制度的國家。殼牌、豐田、LVMH在內近200家公司組成的全球商業聯盟(GBA)曾警告,899條款恐將危及他們在美提供的840萬個工作。TD證券美國利率策略主管戈柏表示:「從預算談判中移除第899條,可能會讓投資人鬆一口氣。不過,也難以確定市場是否真的預期這項條文會最終成為法律。」
2025-06-27
三菱關聯企業義大利汙染案11人有罪3日本人最重要被關16年
日本三菱商事在義大利威尼托的關聯企業工廠排放有害人體健康的化學物質PFAS(全氟/多氟烷基物質),造成地下水及河川大範圍汙染,當地法院於26日判決,判處時任關聯企業董事等職務的11人、包含3名日本人,2年8個月至17年6個月不等的徒刑。威尼托(Veneto)是義大利三大葡萄酒產區之一,著名的城市威尼斯就在此大區。在義大利東北部的威內尼州(三菱商事)當地的關聯企業,因自工廠排放化學物質 PFAS(全氟/多氟烷基物質),造成大範圍地下水及河川汙染,當地的維琴察地方法院於6月26日對此案作出判決。法院對當時擔任該關聯企業董事等職務的3名日本人在內共11人,判處2年8個月至17年6個月不等的拘禁刑,並裁定有罪。朝日新聞報導,此案有4名日本人被起訴,法院對其中2人判處16年有期徒刑,另1人11年,1人獲判無罪。法院同時認定三菱商事對這起水質汙染事件應負起責任,命三菱商事要支付損害償給原告的受害市民、威尼托州政府、以及工廠所在地方政府等。法院還命令所有被判有罪的被告,共同賠償義大利環境部約5700萬歐元(約新台幣19.6億元)。本案源於威尼托州政府2013的調查,認定三菱商事的關聯企業「Miteni」設於州中部某地的工廠為PFAS的汙染源。根據州政府推估,州內3個省份約35萬名居民受到被汙染自來水與地下水的影響。後續調查中,發現多數居民血液中PFAS的濃度大幅超標,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2025-06-27
以媒:川普與內唐亞胡通話定調加薩戰事「2周內」落幕由中東4國接管
今日以色列報(Israel Hayom)26日獨家披露美國總統川普和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的「兩國方案」願景,稱雙方已就5點基本原則達成共識,包括加薩戰爭在2周內結束,並由4個阿拉伯國家接手治理。報導指出,美軍空襲伊朗核子設施後,川普、內唐亞胡、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和以國戰略事務部長德默(Ron Dermer)隨即進行四方電話會議。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4人都對任務的成果感到「欣喜若狂」。然而,這並非僅源於軍事行動成功,更在於接下來的戰略規畫。作為擴大《亞伯拉罕協議》的一部分,川普與內唐亞胡打算迅速推動與阿拉伯國家達成新的和平協議。根據報導,雙方達成整體共識的幾個基本原則包括加薩戰爭將在2周內結束,終結條件包括埃及和阿聯在內的4個阿拉伯國家取代哈瑪斯治理加薩走廊,剩下的哈瑪斯領導人將流放他國,而人質則將獲釋,全球多國將接納大量尋求移民的加薩居民,《亞伯拉罕協議》也將擴大,涵蓋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其他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承認以色列並建立正式關係。同時,以色列將宣示願在「兩國方案」架構下解決未來的巴勒斯坦衝突,但前提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進行改革,美國則將承認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實施有限主權的行動兩位外交消息人士也透露,川普向內唐亞胡施壓,要求結束加薩的軍事行動。此一壓力在以色列與伊朗爆發衝突前就已開始,並在結束後迅速重啟。然而,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並未察覺美方有此施壓行為。報導還指出,由於擔憂這項雄心勃勃的計畫可能失敗,川普對以軍在他宣布停火後仍持續空襲伊朗感到憤怒。川普致電內唐亞胡要求停止攻擊時表示不解,不明白以方怎會因為一枚伊朗小型飛彈,就破壞雙方商定的戰略和平框架。據報導,這一宏大計畫的推動顯然促使川普發文干涉對內唐亞胡的貪腐案審理。據報導,川普先前曾與內唐胡討論過官司,希望他能夠拋開其他事物,全面參與和平願景。因此,內唐亞胡原定下周出庭作證的日期被推遲。
2025-06-27
ICE探員蒙面抓捕非法移民地方警力忙於善後
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近期在洛杉磯突襲掃蕩非法移民,探員幾乎人人蒙面,搭乘沒有識別標誌的車輛,引發居民抗議,地方警力忙於善後。「洛杉磯時報」報導,聯邦執法人員針對非法移民的突襲掃蕩越來越激烈。特別是拉丁裔居住的區域,對這樣的執法方式感到不安。報導指出,聯邦探員大多蒙面,搭乘無識別標誌的車輛,拒絕表明身分,使得民眾無法分辨對方是真正的執法人員,還是一般人假扮。在拉丁裔社區,民眾看著親友、鄰居突然被抓走,萌生恐懼感。報導指出,地方警察對於聯邦執法行動的資訊有限,不清楚ICE會在什麼地點突襲,卻經常處理來自居民的抗議;有些場合,地方員警甚至被誤認為聯邦人員,反而成箭靶。20日在洛杉磯郊區市鎮貝爾(Bell),聯邦執法人員突襲一家洗車場,帶走多名員工,引發大批群眾包圍抗議。人潮越聚越多,導致執法人員必須開車硬闖人行道和安全島,並使用催淚瓦斯才能脫身。18日在另一市鎮巴沙迪納(Pasadena),當聯邦執法人員在公車站牌抓人時,一名男子疑似ICE探員從一輛沒有識別標誌的車輛下車,拿槍指著在一旁拍照民眾,這段影片在網路上引發熱議。這個事件使得巴沙迪納警方需要花功夫進行調查。警方表示,調閱監視錄影器之後,從影片中看到這個男子身上有證件,可以認定他應該是一名ICE執法人員上星期在道奇球場,移民執法人員車輛在停車場集結,吸引抗議人士聚集,導致員警到場處理。市長巴斯(Karen Bass)對於聯邦探員的執法方式表達不滿。她說:「這些人是誰?他們的背心看起來像是亞馬遜上面買的。他們是賞金獵人嗎?他們是義勇軍嗎,如果他們是聯邦探員,為什麼不表明身分?」「洛杉磯時報」引述警政專家指出,聯邦探員享有很大自主權,在職權範圍內,可依照自己的方式辦案;即使他們拔槍或拘捕某人,地方警察通常無權介入,而且在法庭上,一般人難以透過民事途徑追究他們的責任。ICE代理局長里昂斯(Todd Lyons)日前面對媒體訪問時,被問到為何ICE執法人員要蒙面。他表示,這是為了執法人員的人身安全。他提到有執法人員的住址被公開,妻兒收到死亡威脅,他認為蒙面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2025-06-25
美國對含鋼鐵家電加徵關稅生效恐增消費品成本
根據美國政府最新公告,美國今天起調高多種由鋼鐵製成的家電產品關稅,此舉恐增加消費品成本。法新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本月將進口的鋼鐵和鋁產品關稅提高1倍至50%後,商務部又增加了8項「鋼鐵衍生產品」,這些產品也將受到關稅影響。一項日期為6月中的美國政府公告稱,這些產品包括冰箱、烘乾機、洗衣機、洗碗機、爐具和烤箱,以及廚餘機。公告中還稱,徵收的關稅將根據產品中鋼鐵含量的價值進行評估,此新增產品關稅今天起生效。川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對來自大多數美國貿易夥伴的產品徵收10%的關稅,同時也調高鋼鐵、鋁和汽車的進口關稅。經濟學家警告,川普的關稅可能會助長通膨,並阻礙經濟成長,即便目前為止,這些關稅尚未在美國引發廣泛的通膨。分析師指出,部分是因為企業趕在川普加徵關稅前囤積庫存。川普的部分關稅立場也有所軟化,為貿易談判留下空間。目前有數十個經濟體爭相在7月初的最後期限前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否則將面臨更高的關稅。目前為止,只有英國和川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此外,華府和北京也同意降低對彼此產品徵收的高關稅。川普政府今天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公告實施與英國達成的協議。其中包括設定每年10萬輛英國汽車的配額,這些汽車將適用10%的關稅,而非27.5%。公告稱該配額將根據2025年日曆年進行調整,並將於1週內生效。從英國進口的汽車零件也將適用較低關稅,而鋼鐵、鋁及其相關產品的類似配額將在之後確定。
2025-06-25
紐時:伊襲美基地找下台階避免與美全面開戰
伊朗在台灣時間廿四日凌晨發射飛彈襲擊美國位於卡達的烏代德空軍基地,紐約時報報導,德黑蘭在發射飛彈前,就已在尋求從戰爭脫身之道,這次象徵性報復美國,讓伊朗獲得停戰下台階,美國和以色列也能自稱勝利,美國總統川普隨後宣布以伊停火。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在當地廿三日上午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如何反擊美國。四名知情伊朗官員透露,伊朗需要保全顏面,既希望打擊美國在中東的目標,也希望避免美國展開更多攻擊。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在一個掩體內下令反擊時,指示控制攻擊規模,避免與美國全面開戰。紐時說,伊朗愈來愈不希望戰事拖下去。儘管多數伊朗人團結譴責戰爭,不滿國家遭外人攻擊,但數以萬計伊朗民眾已被迫撤離德黑蘭等城市,當地商家、企業和政府機構都關閉或限縮辦公營業時間,經濟衝擊開始顯現,許多勞工大喊撐不下去。在德黑蘭的伊朗國家發展黨領袖諾魯齊直言,「我國沒能力繼續這場戰爭」,除經濟和民意支持面臨問題,伊朗也沒有和美國、以色列同等軍事科技能力。伊朗在攻擊前數小時,便開始透過中間人傳遞訊息,提前示警即將發動襲擊。卡達旋即關閉領空,美方亦接獲警告。紐時也說,伊朗的下一步仍說不準。儘管這次伊朗對中東美軍的有限攻擊似乎經過計算、避免衝突深化,這未必代表敵對行動已落幕。伊朗廿四日表示,自十三日與以色列開戰以來,當地至少有六一○位平民遇害,逾四千七百人受傷。非政府組織則說,在伊朗的軍方和平民死者共已達九七四人。華爾街日報引述以色列當局報導,自十三日起,伊朗的攻擊已在以國造成至少廿八人死亡。
2025-06-25
烏克蘭撤回對川普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批川普姑息普亭
英國《電訊報》24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因其對烏克蘭的政策立場引發爭議,已由最初提名方——烏克蘭相關人士主動撤回。烏克蘭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列日科(Oleksandr Merezhko)指出川普近期言論違背烏克蘭利益,是促使提名被撤回的決定性因素。梅列日科明確表示:「川普公開主張削減對烏克蘭的軍事與經濟援助,並提議讓俄羅斯保留克里米亞以換取俄烏衝突的快速解決,這樣的立場與和平理念相悖,烏克蘭無法繼續支持其提名。」他強調,川普的言論損害烏克蘭的主權與抗俄努力,促使烏克蘭方面撤回對其的提名。報導指出,川普曾表示,若再次當選,他將重新審視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政策,優先考慮美國國內需求,並建議通過談判允許俄羅斯保留克里米亞的控制,以結束俄烏衝突。此言論引發烏克蘭國內強烈反彈。梅列日科在採訪中批評,烏克蘭正處於抗擊俄羅斯侵略的關鍵時刻,川普的提議等同於對侵略者的妥協,不僅削弱國際對烏克蘭的團結支持,還可能鼓勵進一步的侵略行為。他表示:「和平不能以犧牲一國領土完整為代價,川普的立場與諾貝爾和平獎的宗旨背道而馳,烏克蘭無法認同。」這一事件突顯川普對烏克蘭政策的爭議性,及其對國際外交的深遠影響。梅列日科的意見不僅反映烏克蘭對川普的失望,也顯示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過程對地緣政治的敏感性。烏克蘭撤回提名,標誌著川普外交立場在國際社會引發的分歧。川普促成以色列和伊朗停火後,共和黨籍的美國聯邦眾議員卡特(Buddy Carter)24日致函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提名同屬共和黨的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卡特表示,川普在這場危機中展現的領導力「體現了諾貝爾和平獎要表揚的理念,追求和平、防止戰爭及促進國際和諧」,這需要勇氣及清晰的遠見。基於上述原因,卡特致函諾貝爾委員會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川普也在自家社群媒體「真實社群」(Truth Social)公布信函內容。
2025-06-25
以色列伊朗停火生效陸續開放領空恢復航班
以色列軍方今天表示,將解除與伊朗交戰的12天期間,針對公眾聚會、工作場所和學校所實施的限制。雙方的停火協議稍早已生效,據報兩國也將陸續開放領空。以色列軍方透過聲明表示,依據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的命令,從今天晚間8時(台灣時間25日凌晨1時)起,「全國所有地區將全面恢復活動」。法新社報導,相關指導方針預計將實施至26日晚間,屆時將接受檢視。以色列機場當局也宣布所有出入境班機將恢復正常起降。以色列本月13日對伊朗發動大規模轟炸,根據以色列交通部說法,自以色列關閉領空以來,約有10萬到15萬名以色列人滯留國外。自戰事開打以來,以色列一直實施嚴格的限制措施,學校和非必要商家紛紛關閉。以色列和伊朗今天雙雙表示,兩國會遵守美國總統川普率先宣布的停火協議。伊朗梅爾通訊社(Mehr)報導,儘管停火協議已生效,伊朗領空仍將關閉至25日下午2時(台灣時間25日下午6時30分)。梅爾通訊社引述伊朗交通部發言人阿卡萬(Majid Akhavan)今天晚間說法報導:「鑒於近期情勢發展,為確保乘客與航班安全,本國領空將持續關閉至25日下午2時。」
2025-06-25
北約允提高軍費至GDP占比5%西班牙、比利時不甩
北約組織成員國22日承諾將國防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目標比率大幅提高到5%,回應美國總統川普要求,但西班牙表示其無需遵守這項目標,比利時也說此目標超出其預算能力。北約這項承諾,需等到32國領袖在峰會上批准後才能正式生效。路透報導,北約峰會24日於荷蘭海牙登場。北約秘書長呂特提議,將北約成員國核心國防開支目標從GDP的2%提高至3.5%,並在網路安全等相關基礎建設方面另外投入1.5%,以達成5%目標。在各國外交官22日就妥協文本達成共識後,西班牙總理桑傑士表示,西班牙不需達到5%目標,只需達到GDP的2.1%就足以滿足北約核心軍事要求。桑傑士在西班牙發表全國電視演說時表示:「我們完全尊重其他國家想提高國防投資的合理意願,但我們不會這麼做。」根據北約估算,西班牙2024年國防支出占GDP的比率為1.24%,金額約172億歐元(約199億美元),是北約成員中軍費占GDP比率最低的國家。地理位置接近俄國的波蘭,去年國防支出占GDP 4.7%,是北約占比最高的國家。比利時外交部長佩瑞弗23日也表示,盡管比利時在多年投入不足後必須展現「回歸正軌的意願」,但這個軍費目標超出了比利時「預算能力範圍」。他說:「我們或許不像西班牙那樣高調發聲,但我可以保證,數周來我方外交人員一直在努力爭取靈活機制,這將有助於減輕比利時的負擔。我們要求的是最大的彈性。」北約官員主張,鑑於俄羅斯構成的威脅與日俱增,加上美國將軍事重心轉向中國,歐洲應承擔更多自身安全責任,因此大幅提高國防支出勢在必行。桑傑士的立場可能導致他與川普在峰會上發生衝突。川普經常批評歐洲國家國防開支不足,並威脅他們若未達標,美國將不再提供保護。川普20日表示,西班牙「應該支付與其他國家一樣的費用」,並指責馬德里在國防支出偏低上「惡名昭彰」。但桑傑士認為,西班牙無需達成這項新目標,若強行達標,勢必大幅削減退休金等國內社會支出或必須大幅增稅。另外,美聯社報導,北約峰會24日將在荷蘭海牙舉行,數百人22日在海牙示威,抗議北約組織及其軍事開支,並反對可能與伊朗發生的衝突。比利時政治家海斯(Jos d'Haese)表示:「讓我們投資和平與永續能源。」盡管這被宣傳為反對北約和加薩戰爭的抗議活動,在美國轟炸伊朗後,有伊朗人加入示威,手持寫著「不要伊朗戰爭」的橫幅。74歲、住在荷蘭的伊朗人哈馬達尼(Hossein Hamadani)表示:「我們反對戰爭。人民希望過著和平的生活。」他說:「看看環境,情況很糟。那我們為何要將錢花在戰爭上?」
2025-06-24
川普關稅期限帶動亞洲對美出口激增增添關稅談判複雜度
美國總統川普所定下的對等關稅緩徵期限即將屆滿,促使亞洲國家加緊出貨,導致亞洲各國對美貿易逆差不斷擴大。根據過去幾周發布的資料,台灣、越南、泰國等國家5月對美出口,都創歷史新高,南韓5月對美出口也接近歷史紀錄,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初期仍在持續增加。這些高額出口顛覆了以往的正常貿易模式,因為亞洲國家對美出口通常要到一年的後段才會轉強勁,當時供應商趕在年底購物旺季前向美國輸出貨品。現在由於美國威脅可能會從7月初起加徵關稅,迫使廠商急於儘快在期限前,將貨物裝運上船運往美國。台灣5月對美出口比去年同期暴增近90%,越南與泰國對美出口則是雙雙跳增35%,這些出口成長預料將反映在美國本周即將公布的貿易數據上,並可能增添川普政府與亞洲各國關稅談判的複雜度。由於企業因應川普時不時突然調整關稅,美國貿易逆差今年來大幅擴大,儘管歐洲藥品進口激增可能助長逆差,但亞洲國家仍是美國貿易逆差的最大來源。美國5月貿易逆差已達910億美元,使今年1-5月貿易逆差額提高到接近6,430億美元,超越新冠疫情期間的同期新高紀錄。若川普真的在7月初對亞洲各國實施歷史性的高關稅,這一波出口激增可能迅速反轉,進而削弱亞洲整體經濟成長。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5月已以貿易緊張情勢為由,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將21個成員國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從3.3%調降至2.6%。政策動盪已衝擊中國大陸貿易。儘管美中5月於日內瓦達成關稅暫時休兵90天的協議,中國大陸品輸入美國的進口稅率依然處於高水準,中國大陸5月對美出口持續下降。但這或許不能呈現全貌,因為一些中國大陸出口商可能轉而經由第三國,出口產品到美國。陸企也正努力將出口轉向其他市場,或增加國內銷售。但如果出口長期下滑,將打擊中國大陸經濟,因為中國大陸在房地產疲軟和內需不振的情況下,經濟成長對外國需求的依賴加深。其他亞洲國家若無法與美國達成避免關稅大幅調升的協議,也可能很快面臨相似的經濟衝擊。
2025-06-24
盼美攻擊成契機華爾街日報:以色列尋求儘快與伊朗結束戰爭
「華爾街日報」今天引述以色列與阿拉伯官員報導,以色列尋求儘快結束與伊朗的戰爭,盼以美國攻擊伊朗關鍵核設施為契機,為戰事劃下句點。根據報導,以色列官員表示,以方期待未來幾天完成對所列伊朗軍事目標的攻擊,為結束戰事創造契機。然而,局勢仍在變化之中,未來情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伊朗的回應。據報導,阿拉伯官員透露,美國告訴該地區阿拉伯官員,以色列尋求儘快結束戰鬥,並要求將此訊息轉達給伊朗。這些官員說,伊朗回應稱,伊方尚未準備退讓,認為有必要先對美國攻擊伊朗核設施一事作出回應。
2025-06-24
泰國陸軍關閉泰柬邊境關口只允許人道援助通行
泰國和柬埔寨的軍人在泰柬爭議邊境發生衝突,後續發展導致兩國關係緊張。泰國陸軍昨晚起關閉泰柬邊境上所有出入境關口,但會依據實際情況與必要性提供人道援助通行的便利。泰國和柬埔寨的軍人5月28日在泰柬邊境上的主權爭議區域發生衝突,造成1名柬埔寨士兵身亡,兩國因此爭執不斷。雖然泰國政府官員試圖降低衝突,但軍方態度強硬,雙方在6月14和15日針對邊境爭議談判,但未達成結論,僵局似無緩和跡象。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與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15日的一段通話錄音接著被洩露到網路上,讓貝東塔面臨國內強大的政治壓力,憤怒的民眾要貝東塔下台,貝東塔除了道歉外也緊急赴邊境視察軍隊以安民心。泰柬邊境爭議未解,兩國關係持續緊張,貝東塔昨天主持一場打擊跨境犯罪的會議後表示,泰國要打擊設置在柬埔寨的詐騙中心,並邀請國際社會一起加入,「只要他們損失的越多,泰國就越安全」。她也說泰國會加強管制泰柬邊境關口。泰國皇家陸軍隨後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陸軍第一軍區轄下布拉帕特遣部隊(Burapha Task Force)與第二軍區轄下蘇拉納瑞特遣部隊(Suranaree TaskForce)已發布命令。陸軍表示,烏汶府(Ubon Ratchathani)、四色菊府(Si Saket)、素林府(Surin)、武里喃府(Buriram)及沙繳府(Sa Kaeo)等地和柬埔寨接壤的所有類型出入境管制點,從昨天晚間起全面升級通關控管措施。措施包括禁止所有類型車輛通行進出邊境、禁止所有民眾與遊客(包括泰國與外籍人士)跨境通行,以及停止一切類型的跨境商業活動。陸軍指出,在人員與車輛禁止通行情況下,仍將依據實際情況與必要性提供人道援助通行的便利,例如醫療照護、急重症病患的轉送治療、學生教育需求及其他對民生極為重要的特殊情況,並由當地駐軍單位視個案審核決定是否放行。
2025-06-24
外媒:以尋求盡快結束對伊戰爭普亭稱「美受以挑動攻擊伊朗」
聯合國安理會廿二日在紐約市開會討論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俄羅斯、中國譴責美國違反國際法,呼籲中東即刻停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表示,美國轟炸伊朗三處核設施是「危險的升溫行徑」,讓全球陷入報復循環。中國大陸外交部昨稱,中方與伊朗就當前局勢保持著溝通,並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努力,推動衝突降級,防止地區局勢動盪。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日前曾與大陸外長王毅通話,廿三日則在克里姆林宮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面。普亭說,「美國對伊朗的無端侵略毫無根據,且無正當理由」。他認為美國是受到以色列的挑動,才攻擊伊朗。華爾街日報廿三日引述以色列與阿拉伯官員報導,以色列尋求盡快結束與伊朗的戰爭,盼以美國攻擊伊朗關鍵核設施為契機,為戰事畫下句點。但局勢仍在變化之中,未來情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伊朗的回應。報導說,美國告訴該地區阿拉伯官員,以色列尋求盡快結束戰鬥,並要求將此訊息轉達給伊朗。古特瑞斯廿二日表示,「美國轟炸伊朗的核設施,標誌危險的轉折。我們必須立即果斷行動、停止戰鬥,並就伊朗核計畫重啟謹慎且持續的談判;我一再譴責中東地區任何軍事升級,中東人民無法再忍受一次破壞循環,但我們卻面臨陷入報復循環死胡同的風險」。中俄代表譴責美國攻擊伊朗,中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傅聰說:「中東和平不能靠武力實現,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外交手段尚未用盡,和平解決仍有希望。」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涅班濟亞說,美國二○○三年曾在安理會表示,伊拉克總統海珊擁有生化武器,以此做為出兵伊拉克理由,後來在伊拉克根本找不到這類武器。聯合國新聞報導,涅班濟亞指出,美國此舉凸顯其為「維護霸權地位,可以不擇手段、無視國際法」,強調「沒有任何人授權美國採取此類行動」。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達諾說,世界應該感謝美國總統川普。他說,「當伊朗把鈾濃縮到遠遠超出民用範圍時,當伊朗建立堡壘準備消滅我們時,你們在哪裡?」達諾還說,不容忽視的是,已經嘗試過外交手段,但伊朗把談判變成一場鬧劇,利用談判作掩護,為製造飛彈和濃縮鈾爭取時間。美國代理駐聯合國大使謝伊敦促安理會要求伊朗停止「消滅」以色列的努力,停止伊朗發展核武的動力。謝伊說:伊朗長期隱瞞其核武發展計畫,伊朗政權不能擁核武。對於CNN記者詢問這是否代表外交磋商宣告結束,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蓋伊表示,外交選項從未消失,伊朗也沒有真的離開談判桌,卻感受到「外交背叛」。
2025-06-24
CNN主播以色列連線遇飛彈驚魂!警報狂響邊播邊逃畫面曝
每日郵報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知名主播古柏(Anderson Cooper)23日在以色列即時連線時遭遇伊朗空襲,現場防空警報大作,嚇得疑似在戶外直播的攝影團隊急忙進入室內,並且撤退至避難處,全程也被攝影鏡頭記錄下來。古柏當時正在特拉維夫,與CNN首席國際特派員沃德(Clarissa Ward)、耶路撒冷特派員戴蒙(Jeremy Diamond)連線棚內討論中東局勢。此時,現場防空警報大作。沃德表示:「我們現在聽到警報響起了。」隨後古柏向觀眾說明,他們全體收到以軍預警通知,稱10分鐘後可能有來自伊朗的飛彈襲擊。古柏解釋,「現在每個在以色列的人,手機都會收到警報,大約有10分鐘的預警時間」。另外,當地也有語音警報,提醒居民立即前往防空避難所。警報響起後,古柏語帶緊張詢問技術人員:「我們能邊撤離邊繼續播報嗎?」團隊回應:「正在檢查麥克風,馬上就能恢復錄製。」古柏離開時一度緊張得忘記取下身上的裝置。接著,CNN鏡頭跟隨古柏一行人從飯店房間走向防空洞,期間戴蒙也分享他前一天目睹伊朗空襲造成的毀損情況。三人搭乘電梯時連線一度中斷,隨後恢復,畫面顯示他們抵達避難處。此時,最終90秒紅色警報響起,提醒民眾即刻避難。古柏感嘆:「能有10分鐘預警,其實是一種奢侈。」美軍21日空襲伊朗核設施後,伊朗也隨即展開報復,分批發射數十枚飛彈打擊以色列。
2025-06-23
肯爺被爆送精神病院「度假」!帶裸妻入住要價500萬
「肯爺」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爭議不斷,日前才改名為Ye,根據外媒「RadarOnline.com」報導,他精神狀況不佳,為了挽回聲譽與婚姻,近日悄悄入住西班牙離島的一家豪華精神、心理治療中心,與「衣不蔽體」的裸妻比安卡(Bianca Censori)共同展開為期數周的療養之旅,該中心每周要價17萬美金(約500萬元台幣)。消息人士透露,現年48歲的肯爺與30歲的比安卡秘密前往地中海度假勝地馬約卡島(Mallorca),入住當地知名的「The Balance Rehab Clinic」心理療養院,該中心主打豪華住宿與身心療癒,專門接待名人與高資產人士。此次進行療養的時機,被外界質疑與肯爺近期一連串發表帶有種族歧視與冒犯性言論有關,甚至傳出比安卡有意與他離婚或強制送醫的傳聞。據報導,肯爺的一名律師表示,有醫生認為讓他留在該設施是「對健康最有利的選擇」,但也有知情人士直言:「他正在流失金錢與信譽,必須向粉絲與少數仍願意合作的企業證明,他當時真的是狀況失控。」這位消息人士進一步指出:「他需要一個藉口來解釋那些令人震驚的言論,這場『進療養院』的戲碼,簡直就是量身打造的解套方式。」目前肯爺與妻子尚未針對此事公開回應。
2025-06-23
美軍奇襲伊朗!行動代號「午夜鐵鎚」內幕曝光美防長:美軍已節制
美軍21日轟炸伊朗核子設施,國防部長赫塞斯(Pete Hegseth)22日表示,美方目前透過檯面上和私下等不同管道向伊朗傳遞訊息,給他們機會能夠坐上談判桌;赫塞斯並表示,美軍此次行動非常節制,強調說,鎖定的目標是伊朗的核子設施。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21日宣布完成對伊朗3處核子設施的轟炸行動,並於晚間向全國發表談話,指伊朗的關鍵鈾濃縮設施已經被徹底摧毀,同時警告伊朗盡快達成和平,否則美方將採取進一步攻擊行動。美國國防部22日上午舉行記者會,赫塞斯表示,此次攻擊行動歷經數周到數月的部署和準備,只等川普下令行動;赫塞斯說,整場行動非常精準,且加入很多誤導的元素,同時保密到家。赫塞斯說,美軍的B-2轟炸機在世界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進出伊朗,並指出,這是B-2幽靈戰略轟炸機自2001年以來執行過最長的任務;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則補充說,這是B-2幽靈戰略轟炸機在美國史上最大型的攻擊行動,也該轟炸機史上第二長的任務。凱恩指出,此次行動代號「午夜鐵鎚」(Midnight Hammer),是一次高機密任務,只有少數的華府人士知情行動的時間點和計畫。凱恩指出,美軍轟炸機於20日晚間自美國起飛執行任務,其中一組轟炸機機群作為誘餌,中途向西方飛行、飛向太平洋,而主要的任務機群有7架幽靈戰略轟炸機則繼續保持有限的通訊、向東前進。赫塞斯則透露說,轟炸機是從密蘇里州出發。凱恩說,轟炸機花費18個小時的飛行時間抵達任務區域,並在中途完成多次空中加油;就在轟炸機準備進入伊朗領空時,美軍潛水艇也向伊朗發射多枚戰斧巡弋飛彈攻擊伊斯法罕的地面設施。凱恩表示,轟炸機進入伊朗領空後,美軍第四代、第五代戰機也打頭陣,在前方為轟炸機掃除任何可能的敵機或地對空飛彈;轟炸機於美東時間21日晚間6時40分向福爾多濃縮廠(Fordow)投放兩枚巨型鑽地彈;共有14枚巨型鑽地彈投放到2處伊朗核子設施。凱恩表示,美軍共動員逾125架飛機參與行動,美軍轟炸機進出伊朗都未遭受伊朗的反擊,美軍一直都保持奇襲的元素;他指出,最終的行動結果尚在評估當中,不過初步評估,3處核子設施都遭到嚴重的打擊,甚至遭到摧毀。赫塞斯說,攻擊行動的目的從來就不是要推翻伊朗政權,美軍初步評估,已經摧毀福爾多濃縮廠的核子能力;赫塞斯表示,川普希望和平,希望伊朗能夠談出協議,美國做出的示範是:伊朗不能擁有核武能力,這也是行動的目的。赫塞斯說,目前美方有透過檯面上和私下等不同管道向伊朗傳遞訊息,給他們機會能夠坐上談判桌,認為伊朗清楚知道美國的立場,以及如何達成和平。赫塞斯也強調,美軍的攻擊行動非常節制,這是要向伊朗傳遞訊息,美國針對的是核子設施,攻擊行動是要打擊伊朗核子能力;赫塞斯說,這是川普設下的紅線,並認為,現在是談和平的時候。
2025-06-23
伊朗核材料下落成謎CNN:伊朗核威脅絕未終結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伊朗核設施在美軍21日的打擊完全毀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分析,就算川普所言屬實,伊朗核設施被毀可能不代表伊朗核威脅已終結,甚至「遠非如此」。幾名西方軍事消息人士也說,要完整評估伊朗核設施受損狀況還太早。CNN指,伊朗內部強硬派數年來都呼籲伊朗擁核,來嚇阻類似美國這次攻擊的重大打擊。儘管伊朗持續堅稱其核計畫嚴守和平用途,但現在擁核呼聲勢必會強化,擁核強硬派最後可能如願以償。令人擔憂的是,伊朗官員已公開暗示伊朗將退出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該條約旨在監控並防止核武在全球擴散。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已說,NPT不足以保護伊朗,質疑伊朗等和平使用核能的國家為何要仰賴NPT。另有伊朗國會議員呼籲退出該條約,此舉很可能被解讀為伊朗實質上確認其打造核武的意圖。目前衛星影像似乎顯示,10幾枚鑽地彈嚴重妨礙或摧毀伊朗核計畫,但只要有政治意願,終究可能修復或重建鈾濃縮設施;許多伊朗核子科學家雖遭以色列襲擊,但伊朗的核技術知識仍保留下來。聯合國核監督機關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幾名官員也說,他們不確定伊朗已製造的核材料下落,這包括大量濃縮到60%的鈾235,這已非常接近武器級。伊朗國營媒體也說,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等3處遇襲核設施已事先疏散。此話意味伊朗可能已將部分或所有核材料儲放在其他祕密設施。CNN說,這種圍繞核問題的危險不確定性,似乎是川普未曾料到。美軍空襲後,川普聲稱伊朗必須達成和平。但如今中東各地都準備因應伊朗報復攻擊,包括以色列、美軍基地或荷莫茲海峽等關鍵航道,達成和平似乎愈來愈遙不可及。歐洲和伊朗官員20日曾在瑞士日內瓦短暫會晤;一名歐洲外交官向CNN指稱,歐洲和伊朗先前的會談似乎曾確實是一扇機會之窗,「但美國人現在將那扇窗關閉」。
2025-06-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