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新
半導體若出走台灣下個強勢產業在哪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象徵台灣半導體產業又一次重大海外拓展,台積估三座廠預計創造約六千職缺,為美國帶來產業繁榮,千里之外的台灣卻籠罩一股憂慮:半導體產業是否將空洞化?致護國神山變成半屏山?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指出,若台積美國六座晶圓廠完工,供應鏈可能移轉,但「是七、八年後的事」,引發業界辯論:一派認為,台積電與供應鏈大規模赴美投資,將削弱台灣技術與人才基礎,引發連鎖效應;另一派則審慎樂觀,認為台灣擁有技術領先與產業聚落優勢,核心技術難以輕易複製。「二○二二年台積蓋亞利桑那第一座廠,就已經帶著設備廠、半導體化學品、材料、特殊氣體廠一起去,」一名台積供應鏈高層直言,台積設廠與供應鏈到位都是同步進展,怎麼可能八年後才移轉。他也認為,赴美投資已成不可逆趨勢,但台灣政府要擔心的,是如何吸引廠商在台增加投資,讓台廠技術領先,並創造更多「強勢產業」來接力?因此,多數企業主屬觀望派:認為台灣最大挑戰並不是半導體供應鏈遷徙,而是產業過度傾斜,沒有「第二隻腳」帶動未來經濟活力,「要不被掏空,製造要有穩定的水電、研發要有人才,這方面政府有給予什麼協助?」該供應鏈高層反問。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說,政府應協助半導體供應鏈持續確保優勢,先進研發及核心技術必須留在台灣,同時加強補助台灣其他產業發展。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指出,許多人確實擔心產業被掏空或削弱,政府要把經費、預算用在刀口上;其他產業也要創新,跟緊AI大潮下一機會。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也說,台灣應推動服務業產業化、國際化,並加速傳產「第二次轉型」,若能加強AI對傳產的鏈結,編列更多預算提升傳產競爭力,才能減少對半導體產業的傾斜發展。
2025-05-22
桃園電纜地下化遭質疑施工慢台電:虧損嚴重緩辦桃園市每年編列1億元配合台電執行電纜地下化,民代昨指施工緩慢,甚至有路段做到一半停工,質疑市府對電纜下地政策態度;工務局分析是台電人手不足致進度緩慢,但台電回應是虧損嚴重,正在檢討電纜地下化必要性,非必要一律暫緩。民進黨市議員陳雅倫說,桃園從2015年推動電纜地下化,電纜下地比率逐年提升,但2023年被審計單位點名不增反減51.4%。以龜山為例,境內雖有多處電纜下地逐步完成,但民生北路一段工程做到一半就不做了,居民至今不解。工務局統計,桃園電纜地下化執行率前3名為桃園區、蘆竹區和中壢區,後3名為觀音區、新屋區和復興區,分析地下化執行率偏低是因為地理環境條件不同、變電箱等設備無適當位置放置,以致執行成果緩慢。工務局長汪在宙說,電纜地下化主要由台電執行,工程經費由台電、市府各出一半,工務局每年約編列1億元配合工程施作;他坦言,桃園最近電纜下地工程緩慢是事實,有地方光要移一支電桿就等了8個月,確實有點久。汪在宙表示,細究原因,主要是台電除了電纜下地之外,還有許多開發區域或重畫區的管線配置工程要處理,但人手有限,此部分會設法與台電溝通。台電桃園區處回應,2024年桃園電纜地下化已達54.5%,但由於台電虧損嚴重,財務陷入困境,為撙節預算支出,有對配電線路地下化進行管控措施,逐案檢討興辦中案件的施工進度及必要性。台電桃園區處經檢討評估,除涉及交通安全、學童廊道及接近完工案件持續施工,其餘地下化案件則暫緩興辦,強調會待財務狀況改善再恢復辦理。另外,市議員徐玉樹質詢時反映台電修剪電纜周邊樹枝後,不會載走殘枝,造成龍潭一帶鄰里清運困擾,台電回應,修剪下來樹枝會依里長指示集中放置,再由里長通知清潔隊清運。
2025-05-22
罷張之豪領銜人游正義11時開羈押庭基隆罷綠連署恐停擺基隆地檢署偵辦罷免民進黨議員鄭文婷、張之豪「死亡連署」涉嫌偽造文書案,全案已有4人被收押,檢方昨天再約談罷免張之豪領銜人游正義,檢方複訊後昨晚向地院聲請羈押禁見,游是第5人被聲押被告,法官今天上午11時開羈押庭。基隆地院表示,檢察官昨晚聲請羈押被告游正義,法唍案列114年度聲羈字第68號案件,因夜間不訊問,今天上班時間後律師閱卷、律見時間後,定今天上午午11時開庭訊問。國民黨基隆市黨部和基隆公共事務學會合作,推動罷免民進黨基隆市議員鄭文婷、張之豪,反制綠營罷免國民黨立委林沛祥。罷鄭、罷張提議人名冊出現「死亡連署」等涉嫌偽造文書情事,檢調連日偵辦至今,已有4名被告收押,另有9人交保。目前羈押禁見被告有罷鄭領銜人紀文荃、國民黨基隆市仁愛區黨部主任張金發、基市府前民政處長張淵翔、國民黨基隆市黨部前主委吳國勝。先前9名交保被告有游正義,以及基市府市政顧問謝偉仁、罷鄭備補領銜人許紹業和國民黨基隆市黨部副書記長韓吉元、七堵區黨部主任鄭芝庭、暖暖區黨部主任李貞儀,還有中正區戶政所主任江鑒育、安樂區戶政所主任林芬芸和安樂區戶籍員吳慧貞。檢調連日偵辦,比對被造相關供詞等事證後,昨二度約談游正義後,認定有串證、滅證之虞,昨晚11時依涉犯偽造文書等罪嫌向基隆地院聲押禁見。游正義為前警察退休,此次擔任罷免張之豪領銜人,先前到中選會送件。繼罷免鄭文婷領銜人紀文荃收押後,罷免張之豪領銜人游正義也被聲押,黨部及基隆公共事務學會罷綠2議員連署已幾乎停擺,恐無疾而終。國民黨基隆市黨部新任主委林沛祥日前就任時被問及罷免議員行動是否繼續?曾表達先忙黨部工作再集思廣益,如今連第二名領銜人也被聲押,要換二個領銜人滋事體大,後續行動相當不樂觀。
2025-05-21
核電重啟仍需修正子法核安會主委:4個月可完成今年5月17日台灣進入非核家園,在野黨則在立法院通過「核管法」為重啟核電解套。核能安全委員會主委陳明真今天表示,先要做相關子法的修訂,然後要內部審議,必要程序走完大概要4個月。在野黨所提核管法三讀通過後,外界關注是否重啟核電,賴清德總統昨天表示,「核管法」修法通過後,程序上有二個必須,第一個必須是核安會必須依法訂定安全審查程序辦法;第二個必須,是台電必須依照核安會所訂定辦法,進行自主安全檢查,評估有無重啟的安全條件,重啟的期程與成本效益。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處理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核能安全委員會主管預算(公務預算)解凍案等案。陳明真受訪表示,核電重啟需要一定行政的程序,要先做法規的修訂,然後經過內部審議,走完必要的程序大概要4個月,因為公告就要2個月。日前環境部長彭啓明溱對核能重啟給出意見,希望核安會比照環評制度讓民眾能夠參與。陳明真說,核安會一直都是公開透明,重要的審查一定會有公眾的參與,譬如說明會、接受各方提問等,這些結果都會公布在網站上。針對核廢料議題,陳明真說,核電重啟有三大條件,包含核安、核廢料、社會共識,經濟部和台電會根據需求向核安會申請,核安會將根據這些再做評估,也強調核廢料是台電要處理的業務。根據民調顯示,超過5成支持核電重啟。陳明真重申,核安會是核安管制機構,要不要重啟核電,是經濟部以及台電根據他們的電力需求、電廠老化程度,以及營運成本等因素來評估,能源政策還是要由主管機關來決定,但如果經濟部和台電提出申請,核安會將依照國際標準來嚴格審查。另立法院會昨通過「核三延役」公投案,台電前核安總稽查、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核工博士王琅琛昨也表示,最快的情況下,核三廠可以在3年半後繼續發電。陳明真說,這個時間上比較不好估計,因為有很多變數,譬如說電廠老化的程度、零件更換等都需要時間,沒有辦法給一個確定的時間。
2025-05-21
京華城案開庭柯文哲:民進黨最希望我逃亡台北地方法院昨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收賄圖利案,調查柯有無再延長羈押禁見必要,柯表示,最希望他逃亡的是民進黨,國民黨已奄奄一息,民進黨希望第三勢力泡沫化;檢察官主張柯仍有羈押禁見必要,合議庭可望在月底前作裁定。合議庭將作的裁定包括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柯辦前主任李文宗,柯等四人審判中第二次押期到下月一日為止。柯文哲表示,一定不會逃亡,民進黨希望第三勢力泡沫化,結局剩下藍綠對抗而已,加上國民黨奄奄一息,所以最希望他逃亡的是民進黨。柯說,自己羈押禁見迄今已九個月,民進黨動用國家機器傾全國力量辦案,知道是針對自己而來,李文宗與京華城案毫無關係,只不過回了鼎越開發前董事長朱亞虎簡訊,即被檢方羅織收賄罪名。柯文哲表示,羈押中父親過世是律師告訴他的,在告別式才見了父親最後一面,現在連父親的骨灰放在哪裡都不知道,母親失智症也日漸嚴重,聽審判長說審判才剛開始「我的心都涼了」。柯表示,偵查階段羈押自己兩度不抗告,但看到起訴書嚇一跳「像小說一樣」,依案子審理進度,要問完全部證人押十五個月可能都嫌不夠;柯還說,截至目前沒有一個人指控他收賄,相信時間久了,真相會浮現出來。合議庭昨傳喚台北市議員苗博雅作證。苗說,容積是公共財,柯市府的作法形同「將公庫的錢拿給財團」,曾有提醒過柯,京華城案會是一個弊案。苗博雅表示,都委會研議案都是市府各單位機關提出的,過去十年有四十件是市府提出,只有京華城案除外,市府最終給了自創容積獎勵百分之廿與相關法條、辦法都不相符「我非常驚訝市府做出這樣的決定」。苗博雅說,都市計畫法是「申請容積獎勵」規定、是「申請權」的規範,京華城當然有權申請,但市府還是要依法審查;市府當年給京華城容積獎勵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就好比年輕人去申請老人年金,市府卻准予核發。柯律師鄭深元問,柯文哲有什麼專業能否決廿一位都委會委員意見,苗博雅說,按照法律規定,細部計畫核定權就是市府,決策拍板的人是市長,都委會、都發局並非最終決定者,「至於市長有能或無能,不是我能臆測的」。
2025-05-21
賴清德政績為何一片空白?從三大委員會看懂政府內耗真相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最重要的政績是親自領軍、宣示打造「信賴新政時代新台灣」成立總統府三大委員會,如今驗收周年成績單,台灣走向非核,加大火力發電補核能缺口,碳排量更增;人民對醫療改革政策無感,護理人力荒已是前線危機;國家推動全社會防衛加強韌性,但同步發動大罷免,社會對立撕裂,國家陷內耗。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批評,相比環境、國安、健康、能源等議題的推動,民進黨唯一成功的委員會就叫做「大罷免委員會」,三大委員會的失能,其實就是賴清德政府不顧民生國安,只顧政治鬥爭的縮影。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賴總統成立三大黑機關存在兩大不明:權責不明、實績不明,政績一片空白,只有加劇台灣社會撕裂,「治國當兒戲、鬥爭當日常」是最佳寫照。賴總統在執政滿月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當時招致三大質疑,首先是由總統成立任務型編組委員會,恐疊床架屋、手伸進政院,架空閣揆權力;前副總統呂秀蓮也質疑總統不該如立法院擴權;前立委沈富雄批評賴總統格局不夠,三大委員會根本不是台灣嚴重的問題。賴總統雄心擘畫國家發展戰略,儘管有諸多批評,但若能如原先設定目標與政院「協力架屋」,或可打下穩定根基,但檢視周年成績,執行成果卻讓人民無感,與會學者專家及民間人士各抒己見也淪為大拜拜;而行政院召開的經濟發展委員會也出現相同狀況,召集人之一的中研院士朱敬一等顧問發布聯合聲明踩煞車,批評產業界建議侷限又涉私利,被視為砲口向內,朱事後戲稱被政院通緝到案。「委員會有發揮功能嗎?還是只淪為總統致詞刷存在感的舞台?」總統府前副秘書長、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質疑,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四月底才開會,還在講「綠色轉型與永續發展是國家長遠繁榮的基石」這種高空;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一年下來,社會撕裂遠超以往;加上川普上任後,台灣湧現「疑美論」,更演變成「疑賴論」,離「韌性」目標愈走愈遠,建議賴總統以民為念回歸憲法運作,否則繼續橫柴入灶,對國家將會產生更大災難。
2025-05-21
非核上路用電亮黃燈高雄台南電纜故障逾千戶停電非核家園18日上路首日,台電用電儀表板傍晚亮起黃燈,遭質疑供電吃緊,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說,備轉容量率昨天有17.52%,「遠高於10%的安全標準」,且明年底會有480萬千瓦的電力補上來,「完全取代核三」。不過高雄、台南前晚到昨都傳無預警停電,高溫令人難耐,台電澄清皆與核三停役無關。卓榮泰昨到屏東出席「屏科半導體供應鏈進駐啟動典禮」致詞說,核三停役後減少95萬千瓦電力,桃園大潭7號機91萬千瓦可補上,下個月還有興達電廠1號機130萬千瓦上線,明年還有興達2號機130萬千瓦、台中新1號機130萬千瓦,換句話說,會有480萬千瓦的電會補上來,完全取代核三廠2號機95萬千瓦。清大退休教授李敏表示,呼籲賴清德總統下定決心,宣布核電廠延役。記者黃義書/攝影清大退休教授李敏表示,呼籲賴清德總統下定決心,宣布核電廠延役。記者黃義書/攝影18日非核首日火力發電占比約92%,中華民國核能學會昨舉行記者會,核能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退休教授李敏說,現在雖未缺電,但備載容量不斷降低,低到一定程度,外資就不願意投資台灣,設AI資料處理中心就是空談。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中舜則表示,台灣也許不會馬上有停電危機,但重點是對停電與否無法掌握的恐懼,以及對政府能源政策的不信任,對企業來說,投資不只要獲利,更重要的是在風險可控下持續獲利。國內進入非核時代,18、19日高雄、台南接連發生停電事件,高雄鹽埕區18日晚間11時許,北斗街人孔蓋發出爆炸聲後冒煙,造成附近共139戶停電,甚至包括鹽埕警分局;約5小時後、昨凌晨4時許,苓雅區也發生高壓電纜故障,440戶受影響。停電讓民眾難忍受夏夜悶熱,罵聲連連,國民黨高市議員白喬茵表示,核三廠停役隔日即發生大規模停電,「這是單純巧合,還是供電不足不敢明說的佛地魔?」台電高雄區處表示,兩起事故皆為區域線路老化導致,與核三廠除役及用電過載無關。台南東區、永康區部分路段昨下午3時許也無預警停電,台電台南區處說,因地下電纜故障,約671戶停電,獲報後立即派員搶修。
2025-05-20
賴總統周年新北國民黨團批:賴卓體制已淪30%而廢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周年,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王威元痛批,賴從上任百日的40%掉到如今的32%,8個百分點相當超過160萬人對賴失望離場,不是輕微震盪,而是全面失控的警訊。與行政院長卓榮泰33%的滿意度相比,「賴卓體制」已淪為「三十而廢」,僅獲三成的支持度、不滿意度高達五成五,其施政正當性已備受質疑。王威元說,接連出爐的民調重重打臉民進黨自誇的施政成績,根據TVBS最新民調,賴清德施政滿意度僅剩32%,已跌破去年總統大選得票率40%,顯示不僅失去中間選民,連綠營基本盤都出現鬆動。國民黨團說,在520就職周年演說中,賴清德總統罕見釋出「將指示國安團隊向在野黨主席簡報國安情勢」的訊息,宣稱希望促成朝野對話、共商國是,這段談話顯示近期民調的下滑,已對賴總統產生壓力,過去高姿態、不與在野黨溝通的執政態度,如今因聲望崩跌而改口,究竟是真心謙卑面對民意、還是策略性降溫輿論壓力,仍有待觀察。副書記長蔡健棠表示,賴清德政府的執政根基早已動搖,多達57%的民眾對其未來執政沒有信心。「這是一份會讓總統睡不著的成績單,民眾看不到方向,更不再期待。」;副書記長游輝宂說,年輕族群對賴的信任幾乎瓦解,20至29歲民眾滿意度僅26%、不滿意達51%;無政黨傾向者滿意度僅24%、不滿意高達59%。除了鐵票基本盤,賴清德幾乎「四面楚歌」。副書記長黃心華分析,據「聯合報」民調,民眾對賴政府的不滿更深層地反映在對國家氛圍的觀感上。有43%的人認為台灣在賴清德執政後「變得更危險」,52%認為社會更加分裂,42%認為政治風氣走向更獨裁,反映出民眾的不安與恐懼。賴清德上任後自詡要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台灣」,但民意所感受到的卻是危機、撕裂與專斷,與其宣稱背道而馳。財務長陳家琪也坦言,在能源政策上,民眾的不信任感同樣高漲。調查中有72%擔心未來供電穩定,其中43%表示「非常擔心」。「一個連讓人民安心用電都做不到的政府,還有什麼資格談改革與信任?」,能源政策混亂、施政方向偏頗,民怨早已逼近臨界點。國民黨市議員劉美芳則指出,賴清德與其在民調低迷時才口頭喊出朝野合作,不如從實質改變執政風格做起,真正的民主對話,不該只停留在演說稿裡,更不應成為挽救聲望的政治語言。賴總統若真有誠意,就應即刻展開具體作為,面對人民的不信任、傾聽在野的監督,否則人民的信任將繼續流失。
2025-05-20
陸軍防空作戰機動要塞鷹眼野戰防空相列雷達系統曝光陸軍司令部建案耗資32億元採購11部「鷹眼野戰防空相列雷達系統」,現正陸續接裝中。第十軍團五八砲指部月前實施野戰陣地驗證時,鷹眼雷達首次曝光。「鷹眼野戰防空相列雷達車」與陸射劍二雷達車外型相同,可視為陸軍「蜂眼」雷達的升級版,外傳鷹眼雷達的T/R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Module)單位組件有類似ASEA雷達的規格。陸軍野戰防空部隊火力部署現有復仇者飛彈系統、雙聯裝刺針飛彈系統及陸射劍二飛彈系統,據信有部分美援刺針肩射飛彈,但尚未正式戰備。現有復仇者飛彈系統情資由中科院研發的蜂眼雷達提供;雙聯裝刺針飛彈系統原與美製的PSTAR雷達搭配,現在將陸續由鷹眼雷達接手;陸射劍二飛彈系統則由系統本身包含裝備的雷達車提供情資。戰時刺針飛彈除部署外島外,本島進入「城鎮戰」階段,也將部署在各高樓制高點,結合雷達終端機,刺針陣地可接收「鷹眼野戰防空相列雷達系統」的空中目標情資,即時引導射手接戰空中目標。「鷹眼野戰防空相列雷達系統」性能諸元尚未公布,但應比蜂眼雷達的有效偵測距離1.5公里至54公里、最大偵測高度1萬公尺優異。五八砲指部月前實施野戰陣地測試時,雷達車序列中還有射控車與飛彈車。一般而言,針對進襲敵空中目標,國軍須透過「作戰區防空作戰中心」(TAAOC、AAOC)傳遞遠程防空情資,近程則需仰賴野戰防空預警雷達偵蒐責任區域空中目標動態,持續偵追進襲目標,並同步傳遞情資至防空飛彈系統,使防空系統獲取早期預警情資,增加機彈砲各式系統射擊命中精度。鷹眼雷達將能更強化各作戰區防空作戰中心防情指管,擴大偵蒐空域。
2025-05-20
「閃兵集團」愈滾愈大!台灣未來恐「無兵可打仗」?這兩原因更關鍵少子化問題逐年加劇,為補足志願役士兵的人力缺口,去年伊始,台灣正式恢復一年期義務役。只不過上路滿週年後,回過頭來檢視,仍發現這一年來國軍仍頻繁對外喊「缺人」!顯見恢復一年期義務役,並非化解國軍人力短缺的根本解方。國防部去年底送交立法院的書面報告顯示,國軍近年編現比(國軍現員/編制數)呈「雪崩」趨勢,2020年編現比為89%,到了2023年剩下80%。且可徵集役男人數也直直落,至2023年起,可徵人數正式突破10萬人以下,且下滑趨勢嚴峻,2025年剩不到9萬人、2027年剩不到8萬人。2031年的可徵役男員額只剩7.4萬人,僅為2022年的72%。儘管少子化問題嚴峻,但國軍在「用人」方面,仍相當大手大腳。曾任國防部整評司處長的空軍退役少將傅孟杰直指,國軍10年前就知道少子化問題,但部隊至今卻尚未檢討,若不再盤點有哪些任務可透過AI、無人化解決,缺人問題只會逐年加劇,「到時候真的要打的時候,你的部隊連兵都沒有。」新裝備來了舊裝備還在,國軍太重表面數字「國軍從來沒去算過M1戰車的戰力是M60戰車的多少倍,M1來了,結果M60戰車繼續留著,對國軍來說就是『數量很重要』!」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國軍每天都在喊人力不足、招募不足,但在裝備的汰舊換新上,卻從未將人力不足的因素納入建軍思惟中。目前國軍的建軍理念是「總量不變」,500輛戰車,M1買了100輛,那就淘汰100輛M60,剩下的400輛M60繼續開,「所以對陸軍來說,人力永遠都不足,因為新裝備來了,舊裝備還要繼續用,從來沒想過要將這些舊裝備全面汰換掉!」而這不單單是陸軍的問題,台灣向美國軍購66架最新款的F─16C/D Block 70(俗稱F─16V)戰機,但服役已屆中壽期卻未能進行性能提升的幻象2000仍繼續飛,「那空軍當然會人力不足,因為空軍是多了、而非汰換掉66架戰機。」特別是國軍的砲兵部隊,更是整整落後時代一大截。在網路搜尋平台鍵入俄烏雙方對於砲兵的運用,呈現現代砲兵「機動、隱蔽、精準」的三大特點。以法國的凱撒自走炮為例,操作一輛砲車的人員只要約5人左右,砲車開到樹林後立下柱子、伸出砲管,打完就可收工離場,整個過程不到5分鐘,操作人員也無需下車,「砲還沒落地,車就開走了。」而要做到這樣的程度,部隊就必須要有前線觀測的能力,讓「眼睛」張開,這個「眼睛」,就是現代戰場的新顯學:無人機。特別是在美國已售台「大腦」、一套新的火力分配系統,但現階段國軍卻沒用眼睛將資訊傳回指揮中樞,大腦就不能將命令分配給下方的「拳頭」砲兵部隊,這樣就算有再好的大腦也無用武之地。舒孝煌憂心,國軍目前的砲兵單位,除消耗大量人力外,部署時間又長,是既不機動、又不隱蔽、還不精準,這樣如何因應現代衝突?他建議國軍應把新式裝備的戰力,與舊式裝備進行比對,並根據比對出的數字,合理汰換舊裝備。如此國軍才能釋出人力,並有餘力將這些人力,投入到無人機等現代戰爭的新領域,完成部隊的現代化與轉型。現代裝備操作門檻高,士兵恐剛學會就退伍另外,雖然國軍自2024年起恢復一年期義務役,並強化後備戰力,期望加強整體韌性。但傅孟杰說,包括無人機在內的現代武器,許多裝備都不是一年就能熟悉掌握的,就算真的能壓縮在一年內學會,「兵剛學會就退伍,對部隊戰力的挹注可能極其有限。」特別是國軍需要的後備戰力,並非全部都是步槍兵,在現代戰場上,步槍兵就算數量眾多,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他以現代戰場的要角無人機為例,若士兵在服役已習得相關能力,可透過後備制度,三不五時將這些人徵召回來進行訓練、了解相關領域的發展,這樣到了戰時,國軍就會有相當可觀的無人機戰力可供使喚。傅孟杰強調,台灣是科技島,應該以「科技思惟」建軍,並以此來思考如何應對可能的衝突,「當你有大量的無人艇、無人艦,以及廣泛使用AI,國軍的人事負擔就能大幅減輕,並將資源轉去做新式武器的開發與採購。」若能如此,少子化的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面對日漸嚴峻的少子化難題,國軍能否華麗轉型,升級成現代的民主之師,AI與無人化將是必須好好研讀的兩堂課。
2025-05-15
查罷免綠委伍麗華涉偽造文書領銜人張芳碩屏檢聲押禁見屏東地檢署偵辦民進黨山地原民立委伍麗華罷免提議案涉不法,檢方14日發動搜索,帶回3名被告,罷免案領銜人張芳碩、連姓男子、高姓男子與8名證人。檢方偵訊後,認定張芳碩涉偽造文書、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等,有勾串、滅證之虞,當庭聲押逮捕張男。高男、連男各10萬元交保,並限制出境出海,8名證人訊後請回。屏檢指出,14日發動調查行動,搜索國民黨屏東縣黨部,約談被告罷免案領銜人張芳碩、與新竹縣高姓男子、花蓮縣連姓男子,帶回8名證人到案說明。檢方訊問後,認定罷免案領銜人張芳碩涉刑法偽造文書、個人資料保護法非法利用個人資料、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未經同意偽造、假冒提議等罪,犯罪嫌疑重大,且有勾串、滅證之虞及羈押的必要性,諭知當庭逮捕並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15日法院開羈押庭。另外,兩名被告新竹縣高姓男子與花蓮縣連姓男子,檢方諭知兩人各1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其餘證人8人諭知請回。屏東地檢署表示,本案所涉山地原住民立法委員罷免提議程序是否合法一事,鑑於其關係重大社會公益,並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地檢署將秉持客觀中立原則,並以審慎、嚴謹態度進行調查,期盼盡速釐清事實真相,回應社會期待。
2025-05-15
民進黨2026縣市長提名草案出爐林俊憲、陳亭妃終須一戰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昨天邀集黨內各派系代表舉行便當會,會中草擬出初步的2026年縣市長提名條例草案,但仍待6月28日全國黨代表大會通過後生效。會中各派系也達成初步共識,台南市、高雄市、新北市與彰化縣,將以初選方式決定縣市長人選。2026年台南市長選舉距今還有一年半的時間,但民進黨內部廝殺卻越演越烈,被視為兩強的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與林俊憲近期「開撕」,林俊憲指控陳亭妃「藉藍營力量來打擊同志」,陳亭妃則反擊「黨內是競爭不是鬥爭」。為化解爭議,賴清德昨天邀集黨內各派系代表草擬出初步的縣市長提名條例草案。根據草案內容,選對會就可能提名人選,經徵詢、協調,考量選舉整體情勢,綜合評估各項因素後提出單一適當人選,如經協調仍無法產生單一適當人選,一、協調對象對解決競爭之機制有共識者,依其共識方式產生單一適當人選。二、如協調對象對解決競爭之機制無共識者,由「2026年選舉對策委員會」依據選戰策略,綜合評估後向主席提出單一適當人選之建議。提名條例指出,民進黨執政任期尚未屆滿之縣市,其縣市長提名候選人,由主席提名經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後徵召。執政任期二屆屆滿之直轄市、縣市,其直轄市長、縣市長提名候選人,依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第九條規定辦理提名初選;提名初選時程由2026年選舉對策委員會統籌規畫。至於非執政縣市,提名條例明定,直轄市長、縣市長提名候選人,經徵詢、協調後產生單一適當人選,由主席提名經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後徵召。如有特殊選情考量之直轄市、縣市長之提名,得經中央執行委員會決議後,另訂方案執行之。
2025-05-15
童子賢:核電廠延役解開緊箍咒民意厭倦非核家園政策立法院前天三讀通過核管法修正案,延長核電機組運轉年限最長廿年。力主台灣應使用核能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說,修法成功解除了「孫悟空緊箍咒」,非核家園的觀念日漸打破,這是台灣能源史上跨出的一大步。他表示,現在行政單位已經有法律做後盾,無需「猶抱琵琶半遮面」,應該啟程向前行。童子賢認為,二○一八年「以核養綠」的公投過關,二○二五年又通過修改核管法,代表多年來台灣的民主社會透過直接民意與間接民意,已經清楚表達老百姓厭倦、也否決「非核家園」政策。在不斷調漲電價、空汙嚴重、能源碳排比例過高、地方派系侵蝕綠能利益不斷受到質疑,且天然氣的供電韌性飽受威脅,加上綠能占據大片寶貴國土之下,這些就是老百姓表達的意見。身兼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的童子賢說,當今的領導人務實檢驗台灣的發展困境,正帶領執政黨進行不容易的「一步一腳印」的觀念轉型。童子賢以國際核能趨勢為例,芬蘭在俄烏戰爭後,面對能源成本高漲與國家安全受威脅,在二○二四年修法,重新啟用核能,啟動了OL3大型電廠(單一機組發電達到一千六百MW,是核二、核三發電量的一點七倍)。芬蘭新政府認為可維護國家能源安全,也大幅節省成本,達到發電卻不排碳的環保目的。二○二四年瑞士、瑞典都修法轉彎,放棄非核政策,特別是瑞士的土地只比台灣大百分之十四,一直使用四成以上的核能。日本是福島核災受災國,已經走出陰影,宣布政策上最大限度使用核能,這就是民主進步的態度。與台灣鄰近的新加坡也在思考核能。童子賢指出,過去十年的疫情、戰爭、地緣政治國際局勢緊張,已經帶給台灣很大的發展威脅、生存隱憂,如果現在還停留在喊口號、講夢想,將不足以持續發展國家。維州小型核電廠 想賣給台灣美國維吉尼亞州商務貿易廳長席格拉(Juan Pablo Segura)十三日表示,出口小型核電廠是維州的願景,未來不排除出售給台灣,但預估可能要等五至六年。有涉外人士指出,賴政府其實對此持開放態度,但認為必須有效解決核廢料的問題。
2025-05-15
再度向立法院爭取藍委提兩項條件換1000億元補貼遭台電拒絕台電多次向立法院爭取預算補貼虧損失敗,此次藉由「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機會,再度向立法院爭取1000億元補貼,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提出同意撥補1000億元的兩項條件,核電廠延役及承諾2028年以前不漲電價,但遭台電拒絕了。台電表示,電價是由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台電若能獲得1000億元的撥補,屆時電價費率審議會也會將此撥補納入考量。台電指出,在野黨委員要台電承諾重啟核電及不漲電價來換千億預算撥補,但核能使用以安全為前提,不能輕率以對,把核安作為交換條件不是負責態度,而千億特別預算是用於健全台電財務,調節能源價格,減少對物價影響,台電承諾盡全力開源節流穩定合理電價,在關稅衝擊下做全國產業後盾,呼籲國會支持。立法院日前已三讀通過核管法修法,修訂核電延役、重啟法規,台電指出,核能使用應對社會、後代子孫負責,包含核能安全的專業責任、核廢料處理的世代責任,以及民意共識的民主責任。台電表示,核安為核能使用最大前提,因此後續仍需待主管機關核安會修訂子法及相關核安檢查要求事項,台電才能進行評估,草率評估或承諾無助於台灣能源轉型的合理討論,而核三2號機現有運轉執照有效期限為40年,為確保核安,5月17日屆期仍需停機。電價方面,台電強調,2022至2024年台電為減緩物價衝擊,吸收民生電價及產業電價未調足成本近6000億元,政府編列預算撥補台電,有助於台電持續投資電力建設、穩定供電,也可降低電價調整影響,產業界也呼籲撥補台電以避免衝擊企業競爭力。台電表示,他們不能保證電價調整與否,就如同沒有人能保證國際燃料價格不漲,台電會將燃料成本與電業營運成本向電價費率審議會充分說明,由審議會決議電價是否調漲。台電說,期盼國會支持特別預算,這筆預算撥補可健全台電財務,提升台電財務韌性,以因應未來能源價格波動對民生物價造成的影響,屆時電價費率審議會也會將此撥補納入考量。
2025-05-15
核電廠延役才給1000億補貼?曾文生:要脅台電立法院經濟及財政委員會今日聯席審查「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4100億特別條例),國民黨及民眾黨均反對拿1000億元補貼台電虧損,民眾黨立委張啟楷表示,核管法修正後已為核電延役排除礙,如果民進黨繼續擺爛不負責任,全民就去跟民進黨討公道。核管法雖然修正通過,但行政院及經濟部均明確表示,運轉執照5月17日屆期的核三廠2號機會如期停機,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說明國民黨反對補貼台電1000億元的理由,核管法讓核電廠延役20年,若核電廠延役可節省1兆2千億元,民進黨不應執意廢核,除非台電可以承諾2028年以前不漲電價,他就可以支持撥補1000億元給台電。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情無奈並回嗆,「你可以保證國際油價不漲嗎?」曾文生指出,如果撥補1000億元的條件,是須要事先同意去做存在安全前提的案子,「那安全前提還存在嗎?」「我們可以不顧安全前提,就直接先答應你?」曾文生說,他沒有說一定不會評估核電廠延役,但「你不可以要脅台電嘛」。張啟楷14日質詢經濟部及台電時指出,在野黨已完成核管法的修正,為核電廠的延役與重啟排除法律障礙,但關鍵在於台電是否提出申請,民進黨政府是否願意通過。張啟楷認為,民進黨拒用核電須負起四大責任:電價上漲、空汙加劇、產業受創,以及國安風險,尤其是國安風險,他痛批民進黨一直標榜抗中保台,但廢掉核能用天然氣替代的過程中,不僅無法保台,還變成中共同路人,一旦解放軍對台發動封鎖,台灣天然氣存量不足,將會撐不下去,影響台灣防衛韌性。張啟楷還指出,聯合國規定,戰爭時不能攻打核電廠,而前陣子俄烏戰爭時,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天然氣儲存槽,中共解放軍軍演也模擬轟炸摧毀台灣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台灣當然要用核電,否則民進黨就會變成中共同路人,因為台灣的防衛韌性遭到民進黨政府的破壞。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在答詢時表示,核電要延役得確保核安、做總體檢,核安是全民最關切的事。曾文生澄清,新建一部核電機組不只新台幣2000億元,而是至少需要100億美元,台灣現在的核電廠雖然有預留空間,但因在廠內規劃了除役設施,因此所餘空間已減少;同時,核管法雖然已三讀通過,但需要核安會提出配套子法後,台電才能依據子法及規範做評估,同時拒絕草率回答評估所需時間,因為「主管機關要有子法,我才能評估」。曾文生同時認為,張啟楷的言論無助於台灣能源轉型的合理討論,如果要說負責,應該有三個負責,核能安全的專業責任、核廢料處理的世代責任,以及民意的民主責任,台電會做好安全的責任,設法解決核廢料的問題,最後就看人民如何選擇。
2025-05-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