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核電廠能在安全無虞情況下延役,國民黨籍立法院教文委員會召委葛如鈞今排審「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條文修正草案。核能安全委員會主委陳明真表示,在安全、有共識、核廢料可處理情況下由經濟部及台電決定是否使用核電,不過目前「最後一哩路」是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還未找到。
葛如鈞於會前受訪時表示,目前超過八成能源都來自境外運入,若極端情況發生,能源安全將岌岌可危,更別說AI(人工智慧)發展,用電年增3%至30%,但去年機組關掉一台,5月17日可能關掉最後一台核電機組,減了3%發電量再減3%,國內用電需求再增加,電力卻持續減少,衝擊能源、經濟及國家安全。
葛如鈞表示,核管法22年沒有修正,過去規定40年限,在全世界也已經有非常多核電廠運行超過40年,都安全無虞,全世界核電發展也都在網復興道路走,因此也跟核安會不斷討論,可以確定在安全無虞情況下盡快延長核電廠使用期限。
葛如鈞批評,過去至今已經有立委提出10個核管法修正草案,但沒看到民進黨發言「搞失蹤、搞神隱」,沒有行政院版本、沒有民進黨版本,可以如此把全世界低碳能源完全當作不存在,還在搞意識形態,所以今天也擺個倒數計時器,希望民進黨可以在會上提出臨時動議,請大家協尋民進黨委員。
陳明真表示,核電廠要不要繼續運轉,應以核電保證安全、核廢料可以處理、社會要有共識等三條件做討論,若都符合, 再由經濟部、台電決定是否繼續使用核能或者新的核能;核安會只是監管單位,任務是確保核電安全及核廢料安全處置。
陳明真提到,國內高階核廢料是放在乾式貯存槽,將來跟全世界同步處理,低階核廢料則是放在核電廠內部或蘭嶼,這當中還差最後一哩路,就是最終處置場還沒有找到;現在已有新的核廢料專責機構,他們會負責跟社會做好溝通工作及後續相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