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政府7月31日解除緊急狀態,加緊12月舉行大選的計畫。緬甸幾個反對派團體則矢言抵制選舉。觀察員也認為,這場選舉將淪為旨在鞏固緬甸軍方權力。
2021年2月緬甸軍方推翻由翁山蘇姬實質領導的文人政府,並宣布緬甸進入緊急狀態,引發內戰,已造成數千人喪生。80歲的翁山蘇姬與文人政府其他高層至今仍遭關押。
緊急狀態賦予69歲的軍政府領袖敏昂萊,在立法、行政及司法上的最高權力。但他最近已宣傳,選舉是化解國內衝突的一條出路。
軍政府發言人紹敏通在和記者們分享的語音訊息中指稱,「今天解除緊急狀態,旨在讓國家能舉行選舉,走上多黨民主之路;選舉將在六個月內舉行」。
敏昂萊自去年7月22日起擔任緬甸代理總統。軍政府將自2021年2月起原本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一延再延。
分析家預料,敏昂萊將在今年12月選後續任總統或緬甸武裝部隊總司令,並鞏固權力,進一步延長他作為緬甸實質統治者的任期。
緬甸國營媒體「緬甸環球新光報」7月31日報導,敏昂萊在首都奈比多演說時表示,「我們已結束第一章、度過第一個重要時期;現在,我們正翻開第二章;即將於今年12月舉行的選舉,將讓所有合格選民都能投票」。
另一家緬甸國營媒體「緬甸廣播電視台」(MRTV)7月31日報導,緬甸軍政府宣布,組成一個由敏昂萊擔任主席的11人「國家安全與和平委員會」,以舉行選舉。軍政府還宣布,組成新的「聯邦政府」。
在2021年2月政變中下台的前國會議員等反對派團體,已揚言抵制大選。有聯合國專家6月也批評舉行選舉不過是場「騙局」,旨在合法化軍方的持續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