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在去年十月眾議院選舉慘敗,與執政盟友公明黨又在廿日參議院改選中失去多數,在國會陷入七十年來最弱勢局面。儘管主導兩場選舉的首相石破茂堅稱將繼續執政,以免國家政治陷入動盪,但日本媒體報導,自民黨內開始出現罷免石破的呼聲,幾個地方黨部也要求石破下台。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自民黨內要求石破下台的聲浪漸大。去年曾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的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小林鷹之表示,「兩次大選都大敗,希望石破有自覺身為黨領導人的責任重大」。
一名擔任過閣員的自民黨員表示,石破如果還戀棧的話,應該動用黨規罷免總裁。根據自民黨黨規,國會議員與都道府縣連代表(地方黨部代表)過半數提出要求時,可提前實施總裁選舉。
自民黨高知縣黨部廿一日已召開緊急幹部會議,做出「要求黨總裁石破茂早日下台」決定,近日將向黨中央提出要求。自民黨櫪木縣黨部、山梨縣黨部青年部也向黨中央提議,要求石破辭職。
部分分析師和自民黨內人士預測,石破最快將在秋季請辭下台,但自民黨恐將面臨繼任人選難產困境。一名前內閣大臣表示,屆時日本恐再次陷入二○○○年代後期,五年間換了六位首相的混亂局勢。
一位資深自民黨員指出,日本的政治環境已經發生改變,但黨內還沒有一位能夠因應的領袖。雖然不乏強勢人物,但沒有人能夠同時具備全部所需的要素,即「挽回流失的選民、清楚傳達經濟願景,並與已具相當影響力的新興政黨展開合作」。
參院改選與自民黨遭遇危機之際,日本也面臨多重經濟壓力。經歷數十年經濟停滯後,物價開始上漲,日本銀行逐步推動貨幣政策「正常化」,利率轉為正值,觀光客與外國居民人數大幅增加。但許多日本勞工卻自認是受害者,不滿物價與房價上漲、薪資增幅追不上通膨且政治體系偏向高齡族群,最終選擇把票投給了其他政黨。
此外,日本也正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川普總統對日本課徵百分之廿五對等關稅即將生效,石破只剩短短一周時間來應對。
雖然自民黨此次的敗選在帳面上看似幅度有限,自公聯盟僅差三席未能過半,還優於出口民調與選前預測。但多位觀察人士指出,這場選舉反映出日本政壇的新局面,即類似美英與歐洲的極右翼民粹主義正在興起。
觀察人士認為,關鍵在於民粹政黨是否能成為日本政治的長期勢力。